【體壇在現場】曼奇尼的10個“腳後跟”
體壇周報特派記者沈天浩發自特倫托
今年的《米蘭體育報》特倫托體育節,請來瞭意大利國傢隊前主帥曼奇尼。活動主題:“曼奇尼的10個腳後跟”。腳後跟雜耍,是曼奇尼球員時代的標志性動作之一,這一動作離不開信心和技術基礎,帶有輕微的挑釁性,時常讓人措手不及。也正是在活動當天,意大利國傢隊與愛沙尼亞展開世預賽的較量,即便藍衣軍團跌入附加賽已經在所難免。
2023年,曼奇尼從國傢隊主帥任上宣佈辭職,給瞭6000萬意大利人一記“腳後跟”——考慮到四年前歐洲杯的征程是多麼美好,現今擺在國傢隊面前的前景是多麼險惡,這一傷口至今沒有完全愈合。訪談中,曼奇尼聊到自己的那些“腳後跟”,它們標志著他的足球生涯。
青年曼喬的野心與煩惱
曼奇尼第一次在人生中玩起“腳後跟雜耍”,是在他14歲時。當時,他對母親瑪麗安娜說,自己要去博洛尼亞踢球。曼喬笑著說:“那才是風險最大的一次!當時我爸爸壓力非常大,如果我在外地出瞭什麼事,媽媽可能會殺瞭他。那是1978年,從我的傢鄉耶西到博洛尼亞,給人的感覺幾乎像今天從羅馬飛紐約一樣遠。現如今,我依然有著強烈的地緣情感:我很幸運,父母都還在,傢人基本都在耶西那邊,每次回去都很開心。”
1982年,曼奇尼加盟桑普,在此效力整整15個賽季,並在1991年贏得俱樂部史上唯一的意甲冠軍。在曼喬看來,那是獨一無二的記憶:“1980年代的桑普,其實也隻有40年出頭的歷史,算不上‘老字號’。那樣一支球隊能夠問鼎意甲,確實非同一般。現如今,在桑普效力15年幾乎已經不可能瞭。那時候我們能長久留隊,也是因為隊裡形成瞭一種特殊的“化學反應”、一種傢庭氛圍,尤其感謝主席保羅·曼托瓦尼和體育總監保羅·博雷亞。如今,那種關系很難再現。
1984年,年輕的曼奇尼贏得瞭國傢隊的征召,可他隨隊參與美國巡回賽,隻踢瞭一場比賽,卻因為“夜出事件”鬧得沸沸揚揚,隨後長期與國傢隊絕緣。曼喬回憶往事:“那會兒我也年輕氣盛,才19歲,在美國巡遊的最後一晚……我還是出去嗨瞭。當然不止我一個人,但貝阿爾佐特很生氣,也完全有理由生氣——我們早上9點就要出發離開,我6點半才從外面回來。後來我自己當教練以後,也覺得如果手下的球員這麼做,我其實也會擔心——萬一出瞭事怎麼辦?畢竟我當時是隊裡最年輕的,貝阿爾佐特要負責任。”
此後,曼奇尼和國傢隊的關系一直比較復雜。1988年歐洲杯,他險些因為對裁判的魯莽評論而落選大名單:“那也是我年輕時做過的蠢事,其實總的來說,我和裁判的關系不錯,和記者們的關系更糟……”1990年本土世界杯,曼喬入選瞭大名單,卻從未出場。“沒辦法,那時候意大利鋒線太強瞭:維亞利、斯基拉齊、卡爾內瓦萊、塞雷納、巴喬……維奇尼要在這些人裡選兩個,這是世界上最難的選擇之一。他最終選瞭他認為最合適的,這沒錯。”
教練曼喬的歐洲行記
退役從教之後,曼喬繼續著他的“腳後跟”。2004年,莫拉蒂通過奧裡亞利聯系曼奇尼,邀請他前往國米執教,雙方在米蘭-熱那亞之間的小城托爾托納,找瞭一傢餐廳見面。執掌藍黑後,曼喬馬上贏得瞭意大利杯,接下來是闊別17年的聯賽冠軍,以及2006-07賽季的17連勝、提前五輪奪冠、97分紀錄……成功的秘密是什麼?曼喬沒有猶豫:“最大的功臣是莫拉蒂。他是俱樂部的靈魂,願意投資頂級球員,營造理想的工作環境。”
2008年3月,國際米蘭在百年慶典過後輸給瞭利物浦,帶著不甘從歐冠出局,然而更讓藍黑世界憤怒的還在後面:賽後發佈會上,曼喬再次來瞭個“腳後跟”。他對記者們表示:“我得告訴你們件事,下賽季我不會再執教國米。”那時距離賽季結束還有兩個半月,距離他的新合同到期還有四年,沒有人預料到他的突然表態。
回憶起當時的情景,曼喬坦言:“那場失利之前,我們一直在連勝,但隊內確實有一些內部問題。當然,其實這些本可以留到賽季結束再談,不必提前公開,我選擇在那天晚上說出口,也沒有什麼特別理由,隻是情緒到瞭閾值——有些球員身體狀況不佳、遲遲恢復不瞭,而那幾場又太關鍵,累積的壓力讓我當場說瞭出來。”
離開國米後,曼奇尼執教曼城,並率隊在聯賽末輪踢出絕殺名局,收獲44年來的首個聯賽冠軍。“一整個賽季,我們在英超和曼聯你追我趕,一度落後八分——那可是‘那支曼聯’!我們本以為希望渺茫,結果真的在積分榜上完成反超,最後一輪又經歷瞭那樣的劇本,真的不可思議。對陣QPR那場比賽的情緒,比以往任何一場都強烈。”
此後,曼喬繼續在海外執教。“在澤尼特,語言、文化、環境都很不同,我也遭遇過困難,但也正是因此收獲頗多,在個性上有瞭很大變化。在加拉塔薩雷執教,我感覺伊斯坦佈爾的氛圍就像那不勒斯,人們非常熱情,城市相當喧鬧。有一次去挪威踢客場,現場居然有兩萬名土耳其球迷,就像無處不在的那不勒斯球迷一樣——那是一段特別美好的經歷。”
藍色曼喬的榮耀與遺憾
意大利國傢隊無緣俄羅斯世界杯之後,曼奇尼接過瞭教鞭,球隊慘淡的景況並未讓他有所猶疑。很大程度上,這是為瞭彌補他球員時代的“國傢隊缺憾”。11連勝、37場不敗,歐洲杯冠軍……曼喬創造瞭輝煌的紀錄,並坦言當時的球隊確實產生瞭一種“不可戰勝”的信念。意大利人的不敗紀錄,終結於米蘭主場對陣西班牙的歐國聯,但在曼奇尼看來,倘若不是博努奇早早被紅牌罰下,球隊大概也不會輸,而即便是比分落後又少一人作戰,意大利隊也幾乎在最後時刻扳平。
當年的領隊奧裡亞利,也適時地打來電話:“對於那支國傢隊,也許我也做出瞭一點貢獻,就像詹盧卡·維亞利和其他人一樣。我還記得起初大傢都有點失望,國傢隊士氣低落,但曼奇尼從上任的第一天起就改變瞭氛圍——他信任球員們,靠真心、技術和尊重,塑造瞭一個真正的團隊。如果要用一個詞來總結曼奇尼的國傢隊任期,我覺得應該是‘大師級’——他靠著優雅、戰術智慧和沉默的吶喊,再加上那種共情力,讓我們每個人都相信奇跡可能發生。”
教練曼奇尼最為人稱道的品質之一,是他的慧眼獨具——似乎他總能先人一步,看出球員們的潛力。秘密在哪裡?曼喬笑言:“我確實從球員時代起就喜歡觀察。我見過太多球員、太多不同類型的天賦,而且還特別喜歡看比賽。我曾經想把年輕的齊達內帶到桑普多利亞,也看上過當時還在葡超效力的C羅……”
“在國傢隊任上,我也使用瞭一些新星,紮尼奧洛當初在歐青賽嶄露頭角,總能做出意想不到的動作,所以我們決定把他帶進成年隊,後來發生的一些事當然遺憾,但我從未懷疑過他那種天生的才華。基恩入選國傢隊時也才19歲,他是個天賦極高的前鋒,我們在國傢隊讓他踢邊鋒,活動范圍更大。後來他成瞭真正的中鋒,或許就像當年的恩師烏利維耶裡想讓我踢純中鋒、覺得好球員應該待在中路一樣。最近他的狀態不錯,我為他感到開心。”
歐洲杯奪冠後,事情變得復雜。意大利錯過瞭卡塔爾世界杯,曼奇尼在失望中收到瞭很多報價,包括英超的熱刺,提供的薪水都比國傢隊的合同更高,但這些不足以打動他。一年多之後,他與足協主席格拉維納爆發矛盾,又一次任性地使用瞭“腳後跟”,遞交瞭辭呈。談及此事,曼奇尼有點後悔:“當時,我們內部出現瞭一些誤會,一些事情沒有及時溝通清楚。也許那時候我應該主動坐下來談一談,哪怕是澄清誤解。倘若當時冷靜一點,也許結局不一樣。斯帕萊蒂下課後,我也想過回歸國傢隊,但知道這幾乎不可能。無論如何,我一直夢想能夠拿到世界杯,如果未來還有機會,我願意試試。”
過去兩年半的時間裡,曼奇尼接連失去瞭幾個最親密的人:米哈伊洛維奇、維亞利、埃裡克松,以及當年那支桑普的按摩師塞爾吉奧·維加諾。對談的最後,氣氛變得傷感,曼奇尼忍不住感嘆:“想想看,盧卡(維亞利)最後一直待在倫敦,西尼薩(米哈)在羅馬,埃裡克松在他的傢裡,我們確實本可更親近一些。不過想想看,我覺得自己的內在力量大概還不如他們的一半。”
下一個“腳後跟”會是什麼?曼奇尼說:“我願意回到桑普。看到他們現在的處境,我感到很難過。”